常常一個小時跑好幾次廁所?

長途車程憋得好難受?

一直想尿尿但到了廁所卻尿不出來?

如果這是你的心聲,代表你可能也是「頻尿」族的成員喔!

什麼是「頻尿」?

根據國際尿失禁協會ICS的資料顯示:白天排尿超過8次,晚上排尿超過1次就算是頻尿

但飲食、飲水量等都會影響排尿次數,如果非長期頻尿或沒有對生活造成影響,其實不用接受治療;相反的,若排尿次數沒有超過上述定義,但已造成生活困擾或出現其他症狀,如急尿、排尿疼痛等,就要盡快尋求醫療協助。

導致「頻尿」的因素

頻尿的原因相當複雜,除了生活習慣外,心理、生理因素都可能導致頻尿。

生活習慣

可以記錄自己每天的飲水量、飲食型態與排尿量,檢視頻尿是不是因為生活習慣導致,飲水過多、攝取利尿食品或飲品都會導致頻尿。

身理因素

1.膀胱容量變小

膀胱容量變小有二種常見原因:一是膀胱無力,導致餘尿過多,原本一次應排尿500cc,但因膀胱逼尿肌無力所以只能排300cc,下次能裝的水分減少,進而導致頻尿;二為膀胱發炎,膀胱黏膜遭到細菌破壞,尿液直接刺激膀胱,造成膀胱敏感而頻尿。

2.膀胱過動症

這是一種症候群非特定疾病,在台灣約有20%的人有膀胱過動症,膀胱過動症最常見的成因是憋尿。膀胱過動症除了頻尿外,可能同時伴隨著夜尿、急尿、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狀。

3.攝護腺 / 子宮疾病

男性攝護腺肥大與女性子宮肌瘤都會壓迫到膀胱,導致頻尿與夜尿等,如果未接受治療可能影響腎功能。

心理因素

壓力過大或緊張都可能導致頻尿,甚至有些人在沒辦法上廁所的時候會特別想上廁所,這些都屬正常現象,通常在放鬆或睡眠時會隨之緩解,常見的族群有小孩與婦人,如沒有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如急迫性尿失禁,不用太過緊張。

如何改善「頻尿」?

根據日本醫師研究,避免壓力與預防細菌感感染,都能有效預防頻尿,因部分頻尿的原因是情緒壓力,因此適當抒發或多運動都有助改善;女性則特別需要保持外陰部清潔,便免細菌滋生能降低膀胱發炎的機率。除此之外,睡前不要攝取利尿飲品,如咖啡、茶等,避免影響睡眠,也有醫師表示。 不管男女都可透過「凱格爾運動」改善骨盆肌底張力,來改善頻尿問題,但若頻尿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如睡眠時起床如廁超過兩次、無法正常工作,或出現其他症狀,應盡速就醫。

擺脫「頻尿」,回歸正常人生

年輕人頻頻跑廁所會被取笑膀胱無力,老年人因頻尿問題不敢出遠門,泌尿問題其實是生活中人人都可能遇到的難題,千萬不要因為羞於開口而耽誤就醫,或因害怕頻尿而減少飲水影響健康,改善過程中可以透過泌尿輔具來減緩生理上的麻煩,讓「頻尿」不再造成困擾。

 

頻尿怎麼辦?推薦使用:尿用內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