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床是每個家長都很苦惱的問題,看著其他人的孩子都不會尿床,但自己的孩子卻依舊每天尿床,不知道該讓他自行戒尿床,還是要帶去看醫生,靠吃藥治療?

 

目錄

1.孩子幾歲尿床是正常的

2.尿床對孩子的心理影響

  1. 沮喪無助
  2. 自信低落
  3. 專注力下降

3.尿床時該如何應對

  1. 排尿日記
  2. 泌尿科檢查
  3. 行為治療
  4. 藥物治療
  5. 鬧鈴行為療法

4.結語

 

1.孩子幾歲尿床是正常的

偶爾會有尿床是很正常的現象,一般來說到5歲,孩子會漸漸戒掉尿床,若5歲後每個月尿床兩次以上,或6歲後每個月尿床一次以上,就代表仍有尿床症狀。其實尿床有時候不是孩子能控制的,根據統計,到了12歲仍有1%的孩子會尿床,且就算長大仍會有此症狀,雖然尿床不是病,卻會影響生活品質,因此若能提早治療,就能加快痊癒機率,避免長期遭受尿床困擾。

 

2.尿床對孩子的心理影響

1.沮喪無助
父母需要幫忙清理床單及清潔自身,讓孩子覺得麻煩父母,自己卻又無能為力的狀態感到沮喪及自責

2.自信低落
當身旁其他人都不再尿床,唯獨自己仍有這狀況,家長若拿其他孩子做比較,可能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好,甚至產生長期的比較心態

3.專注力下降
睡前會擔心晚上尿床無法安心入睡,不僅影響睡眠品質,還會因睡眠不足造成隔天上學注意力無法集中,影響成績及信心,形成惡性循環

 

3.尿床時該如何應對

1.排尿日記
利用2-3天的時間,起床到睡前,將孩子飲水及尿量都詳細紀錄,提供給醫生做更精確的判斷

2.泌尿科檢查
確認是否為先天性因素:進行非侵入性檢查,從外觀、直腸、部分神經系統確認。以及透過尿液檢測,確認是否為泌尿道感染

3.行為治療
若情況不嚴重,可先調整孩子的日常行為,從調整飲水量、鼓勵多吃青菜、水果開始。在白天多喝水,晚上減少飲水量,到睡前不喝水,減少尿液的製造量。

4.藥物治療
若經醫生判斷情況嚴重,可透過睡前服用抗利尿激素類藥物,減少尿液的製造,降低尿床機率。

5.鬧鈴行為療法
將「尿床守衛隊」的感應器貼在孩子內褲上,尿濕內褲的瞬間訊號會傳至手機,開啟手機鬧鈴叫醒孩子,透過心理學的「條件反射治療」,藉此訓練大腦叫醒孩子起床上廁所,約三個月可改善尿床狀況。

 

4.結語

或許其他人到5、6歲,就能戒尿床,但並非每個孩子都能做到。家中孩子有尿床症狀,只要照著上述的做法進行,必定能盡速改善尿床,還給孩子舒適自在的生活品質,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參考資料
親子天下《別因尿床讓孩子覺得無助》

Care照護線上《揮別尿床,醫師有解-小兒夜間遺尿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