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陰道感染了!!10種方式,讓您遠離陰道感染

一聞到妹妹飄魚腥味……頓時小雅臉上就三條線,不會吧!又是陰道炎嗎?明明已經很注意清潔、少穿緊身牛仔褲了,為什麼陰道炎又來找我,小雅很是沮喪的抱怨,經醫師診斷後發現原來小雅前兩天感冒服用過抗生素,所以才導致了陰道炎。

許多女性一生中會遇上多次陰道炎的窘境,的確陰道炎反覆發生會令人沮喪、難過,身體的不適連帶造成心情的不痛快,先收起壞心情好好認識「陰道炎」,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一般女性正常的陰道分泌物是清澈、無色和有些淡白色、無味的,如果發現陰道分泌物變多,或有魚腥味、或呈黃色或綠色、或有白色渣和搔癢不已,那麼很有可能是感染了陰道炎。

常見陰道炎成因有三種:

 

細菌性陰道炎

白色念珠菌陰道炎

滴蟲感染陰道炎

病徵

症狀有魚腥味、黃色或綠色分泌物,有時會合併下腹痛和子宮頸疼痛,可能引發骨盆腔炎或是骨盆腔膿瘍

分泌物呈現白色、濃稠,甚至有像乳酪狀的分泌物,同時伴隨陰道或外陰部極度搔癢、陰道紅腫出血、排尿或性行為會疼痛

是單細胞寄生蟲(滴蟲)引起的陰道感染,也可能上行侵入尿道與子宮頸主要經由性行為傳染。症狀為泡沫狀黃綠色陰道分泌物,陰道分泌物有腥臭或霉味陰道搔癢,陰道周圍發炎和灼熱感,因感染尿道容易出現頻尿、排尿困難、解尿或性交出現疼痛等症狀。

 

前兩種治癒後的復發情況最常見,根據統計,女性一生約有75%的機率至少會發生一次陰道黴菌感染,其中約有45%的人會再度感染。

陰道炎發作不一定都是由性行為接觸引起,可能由肛門附近的細菌上行感染。而骨盆腔炎是細菌沿著陰道子宮頸往上侵入子宮、擴散到整個骨盆腔,會有下腹痛、分泌物增加、發燒、畏寒等症狀。疼痛感分作三種:下腹痛、子宮兩側疼痛、子宮頸痛。需要與腸胃炎、泌尿道感染、盲腸炎、大腸激躁症與憩室炎作鑑別診斷。

檢查方式主要是以病史、醫師內診確認或是進行細菌檢測來確診。病史部分會詢問最後一次月經、性行為狀況、最近是否陰道感染或尿道感染、近期是否有子宮手術(流產、裝避孕器)的女性或是使用棉條。如果反覆感染,一般看診時都是使用常見抗生素,但有可能已經發生抗藥性,可以作細菌培養和抗藥性檢測,選擇沒有抗藥性的抗生素才能好好對症下藥。

陰道炎藥物治療方式分成塞劑、口服藥物和藥膏,使用方式選擇,主要是以性經驗和疾病來區隔。在沒有性行為的病患不能使用塞劑,以口服藥和藥膏為主。有性行為的病患可以使用塞劑治療,同時配合口服藥物和藥膏。有些病患不舒服時,未經就醫先拿塞劑來使用,可能越用越糟,因為塞劑分為治療念珠菌感染和細菌感染的,若是使用錯,不但沒有效果反倒更不舒服。同時有時使用太多天,塞劑無法在陰道溶解,流出來反倒會讓局部搔癢。因此建議先看醫師後再使用塞劑。

認真作好以下10點,有機會避免反覆感染陰道炎和維持骨盆腔健康

(1)    使用私密處沐浴乳 ( pH<7 ) 清潔 :  一般常說用清水洗就可以了,其實是不夠的。
(2)    溫水優碘盆浴: 
(3)    使用益生菌:
(4)    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和人類乳突病毒檢查:
(5)    施打人類乳突病毒疫苗:
(6)    更換貼身內褲:
(7)    作息正常不要熬夜、避免壓力過大:
(8)    適度運動且少吃甜食:
(9)    多吃蔬果與維持正常排便習慣 :
(10)  避免憋尿 與性交前後排尿

手腳冰冷的女性愛在冬天泡湯,記得泡湯後徹底清潔,避免因為清潔不完全而讓陰道炎有機可趁!對自己更了解一點就能為健康存摺多累積一分哦!
若反覆感染骨盆腔炎有可能會導致不孕,因此要做好預防保護措施,如:有性行為女性需定期至婦產科檢查、避免在生理期有性行為和與配偶間同時進行藥物治療。

婦產癌症發生的原因與高危險群?

曉珍發現陰道出血,原以為是經期提前不以為意,墊了衛生棉又沒血了,擦拭時才有血,媽媽又是子宮頸癌患者, 很擔心自己會不會是癌症高風險病患怎麼辦?

別擔心也別尷尬!即使有出血狀況也可以進行內診,更能協助醫師判斷病患的症狀。

異常的陰道出血是身體給我們的警示,而常見的婦產癌有三種:

 

子宮頸癌

卵巢癌

子宮內膜癌

病徵

早期症狀不明顯

陰道出血

性行為後出血

下腹痛

腹痛、腹脹(容易被誤判為腸胃炎)

體重下降、肚子隆起

食慾不振

血性分泌物增加、不規律出血、骨盆腔腫脹、頻尿、解便困難

高危險群

有性行為婦女

性伴侶較多

免疫力較差的婦女

有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的婦女

50歲以上

有乳癌家族史或沒有生育過的女性

停經後的婦女

初經早(12歲前)

停經晚(55歲後)

肥胖

服用乳癌抗賀爾蒙的女性

檢測方式

抹片檢查

每年需定期接受抹片檢查

超音波檢查

抽血檢測CA125指數

超音波檢查

分段搔刮術

子宮鏡

 

定期篩檢,杜絕沉默殺機

建議以上高危險群可安排每年或每半年做相關檢查,如抹片、超音波、抽血檢驗和內診,達到預防與提早發現功效,實際檢查項目與檢查週期還是需視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遵從醫師專業建議為主。